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常被称为“粉红杀手”,严重威胁女性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把每年的10月定为“世界乳腺癌防治月”(又称“粉红丝带月”),旨在让更多女性加强乳腺癌的预防意识,“及早预防、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是粉红丝带乳腺癌防治运动的宗旨。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编者按: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常被称为“粉红杀手”,严重威胁女性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把每年的10月定为“世界乳腺癌防治月”(又称“粉红丝带月”),旨在让更多女性加强乳腺癌的预防意识,“及早预防、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是粉红丝带乳腺癌防治运动的宗旨。为提高广大女性的乳腺癌防治意识,亿腾公司联合“肿瘤瞭望”特别邀请到国内乳腺癌领域的权威专家,结合临床实践与科研成果,深入探讨乳腺癌的早期筛查、精准治疗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他们不仅分享了乳腺癌筛查、诊断与治疗的最新进展,更强调了健康生活方式在预防与康复中的关键作用。从均衡饮食、规律活动到积极心态,专家们的话语如同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每一位女性的健康之路。同时,他们也提醒我们警惕生活中的风险因素,定期进行乳腺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让我们携手并进,以科学的知识和坚定的信念,共同筑起守护乳腺健康的坚固防线,让粉红丝带成为传递爱与希望的纽带。
乳腺癌可防可治,早期筛查与治疗同等重要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柳光宇教授:乳腺癌是全球女性健康的重大威胁,正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正如我们所知,乳腺癌的发展、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因素、生活方式、环境因素以及年龄等。我们要认识到,乳腺癌可防可治。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黄元夕教授:作为一名临床医生,我们深切的知道每一次自检的重要性,我们更加强调早期筛查与诊断的价值,更致力于推动乳腺癌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柳光宇教授: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从早期的筛查诊断到精准治疗,再到微创技术的应用,都为乳腺癌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希望与可能。然而,这一切的前提是“早诊早治”,因此,我呼吁每一位女性,无论身处何地,都要关注自己的乳房健康,定期进行乳腺检查。特别是40岁以上的女性,更应成为重点筛查的对象。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乳腺癌的基础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院士:每年10月份是粉红丝带月,也是乳腺癌患者的关爱月。今年我想跟大家谈一谈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乳腺癌和乳腺癌患者康复的重要性。不良的生活方式可以导致乳腺癌的发生,所以我建议大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提倡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对于年轻的女性,要增加运动量,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乳腺癌发生率。
江苏省人民医院殷咏梅教授:健康的生活方式无外乎几个方面:注意劳逸结合,同时要注意饮食均衡。此外,还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锻炼。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王建东教授:预防乳腺癌需要从生活细节做起,以下几点预防措施送给广大女性朋友们。一、均衡饮食。倡导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减少油腻与高糖食物的摄入,为身体注入健康活力。二、适当运动。鼓励每日行走,每周进行适量的运动。三、管理体重。关注体重变化,避免腰部脂肪堆积,保持健康体态。四、慎用激素。对于含激素的化妆品与保健品要谨慎使用,以免对身体造成潜在伤害。五、定期检查。建议40岁以上女性每年进行乳房体检,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六、自我观察。鼓励每月进行乳房自检,熟悉自己的身体状况,一旦有异常及时就医。
多学科诊疗,助力乳腺癌患者走向治愈
福建省肿瘤医院宋传贵教授:随着科普宣传和乳腺癌筛查力度的加大,乳腺癌的发病率有望在未来趋于稳定,甚至下降。乳腺癌是系统性疾病,患者需要接受系统性治疗。目前,乳腺癌的治疗已经逐渐走向精准化和个体化。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陈益定教授:面对乳腺癌,手术方式的选择成为了许多患者心中的难题。保乳还是全切,其实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因为每个人的病情与需求都是独一无二的。对于那些满足保乳条件且怀有保乳意愿的患者,勇敢地选择保乳手术,让美丽与健康并存。而对于那些不适合保乳或没有保乳意愿的患者,全切手术同样有一样的治疗效果,它能帮助我们战胜病魔,重拾生活的信心。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黄元夕教授:外科手术作为乳腺癌治疗的重要基石,经历了从传统根治术到保乳手术、再到微创技术的大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病人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同时,临床预测模型的日益精确,让我们能够基于患者的个体化特征,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实现治疗效果的最大化与副作用的最小化。
福建省肿瘤医院宋传贵教授:从内科治疗来说,我们基于多个层次对患者进行分级、分类,使患者能够得到更加精准的治疗。在内科系统治疗框架里,我们有很多新的药物正在不断地出现,如HDAC抑制剂、免疫治疗、CDK4/6抑制剂、PI3K抑制剂以及针对ESR1突变的抑制剂。这些药物的出现使患者能够接受更加精准的治疗,从而使早期患者争取实现治愈,在晚期乳腺癌患者中,也可以得到最大的生存获益。
同时,放疗正在不断地融合到患者的整体治疗中。既往,对于腋窝淋巴结阳性的患者,我们一般都会建议进行腋窝清扫,后续补充放疗。而目前,前哨淋巴结1~2枚阳性的患者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豁免腋窝清扫,后续用放疗替代。
多学科融合已经成为乳腺癌患者治疗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总体而言,乳腺癌的治疗到目前为止已经达到了新的高度,但显然还没有画上句号。我们希望通过更多的努力能够把乳腺癌变成慢性疾病,实现最大化治愈。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佟仲生教授:作为专科医生,我们也能感受到乳腺癌治疗领域日新月异的变化。从传统的手术治疗到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这些创新疗法的涌现,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希望和光明。特别是在AI治疗的今天,我们目前正在逐渐改变现有的诊疗模式,为精准治疗的实现奠定了非常扎实的基础。在这个个体化治疗、规范化治疗成为大势所趋的时代,我们更加注重患者的个体化差异,争取为每个患者量身定制最好的、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健康生活方式应贯穿预防、治疗和康复全过程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院士:乳腺癌患者治疗结束后,康复期也是非常重要的。我觉得健康的生活方式,应该贯穿于乳腺癌的预防、治疗和后期康复的全过程。我们希望广大女性,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这样有利于自己的身体健康。一旦得乳腺癌后也不要过度紧张,因为乳腺癌还是一种比较容易治疗的疾病。除治疗以外,生活方式的改变,健康生活方式的维持,都是有利于患者康复的。我们相信,经过大家的努力,绝大部分乳腺癌患者,都能够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剑教授:希望通过跟大家的沟通,能够使大家意识到,健康的心态、规律的运动、良好的饮食、对于促进康复,改善生存是有极大助益的。总之,我们应当携手,以科学为翼,以健康为基,共同迈进健康生活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