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6年8月13日,第八届上海国际放射肿瘤学会议(Shangha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adiation Oncology, SICRO)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顺利召开。SMART项目的启动为本届会议的一大特点,同时预示着中国对医学物理师的培训越来越迫切,《肿瘤瞭望》邀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中心副主任胡伟刚博士进行了访谈,现将内容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物理师的发展现状
胡伟刚博士谈到,物理师目前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社会层面还没有一个专业的职称,所以相比于欧美国家,这个行业在中国还比较落后。随着现在放射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放射治疗中物理师的作用日益重要。物理师在放射治疗中担负着新技术的吸收应用、技术的改进提高、技术设备的质量控制及保证部分复杂计划设计审核等,在确保患者治疗安全上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物理师一方面要承担临床工作,包括放疗计划的设计、帮助患者获得更好地靶区以及覆盖率、更好地杀伤肿瘤细胞、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同时也要保证设备的安全有效运行。
在欧美发达国家,物理师一职往往需要博士学位,并需经过两年的住院物理培养,通过相关的考核认证后才能担任,其从业人员数量也较为庞大。而在中国,物理师还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无论是从业人员的教育背景、从业人数或是培养规范上,相较欧美国家都有较大差距。
.jpg)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中心有着85年的历史,是国内历史最久的放射治疗机构。早在2011年,肿瘤中心就参考美国的住院物理师培养制度进行了尝试,经过近5年的发展,虽然有很大的提高,但离国外成熟的规范尚有一定距离。
.jpg)
物理师的培养
.jpg)
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在住院物理师的培养上久负盛名,培养了多位本行业的顶尖人才。为此,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中心与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放疗中心进行合作,启动上海住院物理师规范化培养(SMART)的项目,以期进一步完善物理师的培养。这是国内首次尝试中美合作的住院物理师培养模式,通过国外的成熟理念和规范,加快国内的培养进展以适应放疗技术快速发展而致的物理师人才需求;同时也希望通过这一模式带动国内其他单位的物理师培养。
.jpg)
对每个入选的物理师,通过该SMART项目两年时间的培养,使得被培养人具备临床放疗物理的基本知识,获得基本的临床技能并具备基本的科研能力,能够胜任基本的临床工作和科研工作。培养规范中包括了基础知识的授课,包括30%肿瘤医院上课、70%由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网络授课;临床轮转;科研轮转;以及中美间互派交换生等形式,联合培养完成。目前首批学员均为已入职肿瘤医院,专业为医学物理、生物医学、核物理等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毕业生。
物理师的职责及发展空间
在放疗科有四大类工作人员,医生、物理师、技术员和护士,胡伟刚博士谈到,“物理师所起的作用就类似于医生与技术员之间的桥梁作用。物理师的工作用一个比喻来说,就是当医生提出要建房子,物理师需要将这个房子设计出来,然后监管这个房子是不是能建好,建房子是技术员的工作,物理师所做的就是确保医生想要建的房子符合医生的要求,也就是说,确保放疗的病人靶区的肿瘤细胞可以被杀死,正常组织得到很好地保护,同时确保设备的新技术得到很好的应用”。
有关物理师的职称问题,一直是全国各大单位呼吁的问题,目前在国内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从事研究系列的可以按研究员发展,每个地方不一样,有的地方按技师、工程师培养等,在国内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这也是物理师在国内发展没有国外快的原因之一。
物理师培训的紧迫性
胡伟刚博士谈到,如果不开展物理师培训,对中国的放疗事业将是一个很大的束缚。首先,从患者安全考虑,现在肿瘤的发病率非常高,有文献报道60%以上的患者都需要或多或少的放疗,要保证放疗质量的话,物理师是一个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一个角色。第二,物理师在科研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是物理师一直在优化且提高我们的技术,就像国外很多新技术都是物理师开发研究出来的,在国内这方面是非常稀缺的,所以如果不开展物理师培训的话,对行业的技术发展也是一个阻碍,综合这两方面的因素,物理师培训是行业发展的需要。
.jpg)
胡伟刚,博士,副研究员,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中心副主任、首席物理师、上海市放疗质控中心专职秘书,担任美国医学物理学家学会(AAPM)会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第一届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放射物理学组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放射治疗装备与技术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放疗物理,发表论文近30篇,其中第一(共同第一)及通讯作者SCI文章15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一项,肿瘤医院回国人员启动基金一项。作为第二申请人获国际合作基金2项及上海市卫生系统先进适宜技术一项。作为第二专利人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2015年获上海市“十佳”医技人员,2016年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优秀教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