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2日,捷恪卫?(芦可替尼)获批激素难治性急性GVHD(SR-aGVHD)适应症,成为中国首个获批治疗SR-aGVHD的药物,为中国GVHD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在本次大会上,《肿瘤瞭望》特邀采访了姜尔烈教授和孙自敏教授并针对“芦可替尼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进行了详细介绍。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肿瘤瞭望:请您结合临床诊疗中难忘的病例,谈谈芦可替尼治疗SR-GVHD患者的临床优势?为这一类患者带来那些切实获益?
孙自敏教授: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要并发症。急性GVHD(aGVHD)一线治疗主要为糖皮质激素,很快起效的也仅有30%~40%,部分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无效或用一段时间后不耐受或药物副作用等因素,导致患者难以耐受剂量较大的糖皮质激素。还有一部分患者在治疗有效后,当糖皮质激素在逐渐减量的过程中,GVHD出现再次加重。因此,糖皮质激素在治疗aGVHD中的确存在一些临床困境。现在虽然也有例如CD25单抗、西罗莫司等药物在二线治疗中应用,但有效率均有限。芦可替尼作为一种治疗aGVHD/cGVHD的有效药物,在早期临床试验中主要应用于糖皮质激素耐药或不耐受的患者进行了一些大规模临床试验(REACH1、REACH2),两项临床的积极结果为GVHD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服用芦可替尼后,GVHD症状在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可以逐渐减停糖皮质激素,显著改善糖皮质激素副作用。欧洲ESMO已将芦可替尼作为糖皮质激素耐药的aGVHD二线治疗的首选方案。中国虽然刚刚批准该适应症,但在临床实践中,早已将芦可替尼应用于糖皮质激素耐药或不耐受的GVHD患者,且取得了良好效果。
肿瘤瞭望:GVHD防治领域,涌现多种治疗手段。对广大移植患者患者而言,芦可替尼用于治疗SR-GVHD新适应症具有哪些现实意义,存在哪些获益?您对芦可替尼的未来临床应用有哪些展望?
孙自敏教授:芦可替尼在用于治疗激素耐药的GVHD在中国刚获批适应症,但在临床上两三年以前就已经应用于临床了。结合临床诊疗经验,我们发现芦可替尼可有效抑制“细胞因子风暴”,对aGVHD起效较快;在芦可替尼有效后,可逐渐减弱由激素带来的副作用,随着芦可替尼的联合治疗可显著下降;芦可替尼在过往使用中被认为能够激活CMV病毒的感染,但临床应用中表明伴有aGVHD则添加各种免疫抑制剂CMV再激活率均较高,芦可替尼和其他药物作用相较并未增加CMV再激活的比例,因此使用芦可替尼对病毒激活安全性可控。由于免疫抑制剂用药时间较长,患者大部分在三、四个月内出现严重GVHD,应考虑采取免疫重建,才能确保高危患者不会引起原发病的复发。临床诊疗中,一旦出现aGVHD应用激素治疗几天后疾病仍未得到控制,应尽快尽早给予足量芦可替尼以便快速控制疾病进展。
芦可替尼是一种JAK1/JAK2的口服选择性抑制剂,可以抑制GVHD患者中失调的JAK1和JAK2信号传递,进而抑制促炎细胞因子产生和T细胞扩增,可将整个“细胞因子风暴”扑灭从而快速获得疗效。临床实践中,我认为芦可替尼可在早期与激素联合治疗aGVHD,两者相互控制减量,做到有效控制、逐渐减量,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存质量。且在aGVHD得到控制后很少再发展为cGVHD,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特别是对于合并纤维化cGVHD患者疗效更为显著。因此,我认为芦可替尼在GVHD的治疗上可适当前移,通过联合治疗减少重度GVHD的死亡率以及重症GVHD带来的多脏器衰竭,助力Allo-HSCT取得更好疗效,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姜尔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后)导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干细胞移植中心主任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造血干细胞移植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血液病专科联盟白血病自体移植协作组组长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造血干细胞应用学组副组长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造血干细胞移植与细胞治疗学组副组长
CSCO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工作组副组长
天津市抗癌协会常务理事
天津市血液与再生医学学会副理事长
中华血液学杂志、白血病 & 淋巴瘤等杂志编委
孙自敏 教授
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导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血液科学术主任
安徽省第一届、第二届江淮名医、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中科大生科院《血液和细胞治疗》研究所名誉主任:
《血细胞研究及应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实验学组副组长;
安徽省血液内科质量控制中心主任;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脐带血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造血干细胞移植及细胞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中国免疫学会血液免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安徽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