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编者按:两种芳香化酶抑制剂(AI)来曲唑和阿那曲唑的首个头对头比较试验(FACE研究)是SABCS2015的一大热点。在未来几天,《肿瘤瞭望》特邀请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对FACE研究进行系列解读,相信将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策略和意义,并通过FACE研究对临床试验的设计、开展和执行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开展临床工作和临床研究。
北京时间今天清晨,FACE研究的详细数据在会上公布,《肿瘤瞭望》在第一时间采访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吴炅教授,请他结合FACE研究的亚组结果对研究的疗效终点进行深入解读。
FACE研究主要终点分析
FACE研究的首要疗效终点是5年的无病生存率(DFS),次要终点是5年总生存(OS)和安全性(安全性解读请关注未来几天报道)。来曲唑组的5年DFS为 84.9%,阿那曲唑组为82.9%,绝对差值是2%,但统计学上没有差别。同样,来曲唑和阿那曲唑两组的OS终点差异也没有达到统计学意义,两个治疗组的5年OS接近90%,分别是 89.9%和89.2%。吴炅教授总结认为:“从疗效上讲,两个芳香化酶抑制剂(AI)获得了非常好的5年无病生存和总生存获益。来曲唑表现得更优异一些,但是没有达到统计学意义。”
由于BIG 1-98研究显示,从随访5年到随访8.7年,来曲唑初始辅助治疗激素受体阳性绝经后乳腺癌的DFS、OS以及其他指标的获益绝对值逐渐增大(图1,图2),那么如果有更长期的随访结果,来曲唑的优势会更明显吗?对此吴炅教授解释道,由于本研究的事件发生数远远低于预期数目,因此该研究已经停止了随访,所以后续无法得到具体的长期随访结果。但可以肯定的是,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复发风险并不是在5年后就消失,而是存在长期复发风险,50%以上的复发事件出现在5年以后。当前AI的推荐疗程是5年,因此,一个更有优势的药物、具有后续效应的药物能更有效地减少5年后的复发。“BIG 1-98研究也显示,来曲唑存在延续效应。应该说,如果有更长期的随访,其后续对复发转移的控制作用可能会显现出来……”

图1. 来曲唑降低早期远处转移风险

图2. BIG 1-98试验随访8.7年结果示来曲唑带来总生存获益
FACE研究亚组终点分析
根据试验设计,FACE研究根据患者的体重指数(<29 kg/m2 ,29~35 kg/m2 ,≥35 kg/m2 )、肿瘤大小(T0/1,T2,T3及以上)、转移淋巴结数目(1-3个对比4个)和HER-2状态(阳性和阴性)以及辅助化疗和地域等特征进行了亚组分析(图3)。结果显示,“从现有研究结果和亚组分析上看,在相对高危的人群中,来曲唑的优势表现得更明显,但是没有统计学意义。“

图3. FACE研究根据患者基线特征亚组比较5年DFS获益
FACE研究启动于2005年,其目的是观察来曲唑在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辅助治疗中的疗效是否优于阿那曲唑,为何这个优势在最后的结果中未能得到体现?吴炅教授从个人角度分析了几个可能的原因。
(1)患者的群体构成。研究中,转移淋巴结数目1-3的患者比例为71.4%,阳性淋巴结数目较多(≥4)个的患者比例只有不到30%。
(2)肿瘤特征。2005年之后入组的患者,其肿瘤大小以及其他一些临床病理因素或许与10年、15年之前的患者不同,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治疗的效果。
(3)系统治疗水平。2005年之后,早期乳腺癌系统治疗的水平有很大的提高。FACE研究中有62%的患者接受了辅助化疗,而BIG 1-98研究的患者中只有25%左右接受了化疗,不到前者的一半。而化疗可降低这类人群的复发风险。另外,在入组的患者中,约11%为HER-2阳性。而2005年之后,抗HER-2药物曲妥珠单抗已经成为乳腺癌辅助治疗的重要部分,对于HER-2阳性、受体阳性的患者,抗HER-2治疗可使其整体预后得到很大改善,降低复发事件,特别是早期复发事件。
(4)局部治疗。①研究没有报告在这些高危人群中全乳切除和保乳切除的比例,但吴炅教授估计应有较高的全乳切除率。目前在高危人群中的全乳切除术比例有所上升,而保乳手术率有所下降。全乳切除术必然会降低同侧乳房的复发事件。②在淋巴结有转移,特别是有0-3个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放疗的指征变得更加宽泛。FACE研究中有31%的患者接受了术后辅助放疗。
可能也正是因为上述原因,研究在达到预期终点事件数目前提前终止。
FACE研究结果对激素受体阳性绝经后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实践的影响
最后,吴炅教授总结认为,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绝经后乳腺癌的辅助内分泌治疗,AI的作用已经愈发明确,含有AI的策略已经成为这类患者的金标准,能提高患者的无病生存,改善总生存。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特别是有高危复发风险的人群,初始首选AI进行辅助内分泌治疗已经成为了共识。“我个人认为,在这类患者中我们可有选择地选用一些更优效的药物开展个体化治疗,特别是肿瘤比较大、淋巴结有转移、接受过辅助化疗、Ki-67水平较高、激素受体阳性细胞数目百分比相对较低、HER-2阳性患者,根据一些研究结果可能还包括肥胖患者”,在这些人群中来曲唑相比较阿那曲唑有潜在获益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