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7日~19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白血病专家委员会&淋巴瘤专家委员会工作会议暨2023年CSCO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高峰论坛”在海口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白血病专家委员会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淋巴瘤专家委员会主办,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承办。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编者按:2023年3月17日~19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白血病专家委员会&淋巴瘤专家委员会工作会议暨2023年CSCO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高峰论坛”在海口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白血病专家委员会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淋巴瘤专家委员会主办,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承办。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作为最常见的NHL亚型,其治疗探索一直是重点致力的方向,在本次大会上,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的许彭鹏教授结合团队多年来基础和临床研究经验,向大家分享了DLBCL治疗的瑞金经验,为此《肿瘤瞭望》特邀采访了许教授,并详细介绍了DLBCL治疗的新方法及理念。
01
肿瘤瞭望:谈一谈目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治疗中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许彭鹏教授:R-CHOP方案仍是目前DLBCL一线治疗的标准方案,但需要指出的是,基于R-CHOP方案的治疗,仅能使60%左右的DLBCL患者获得治愈,而另外40%患者将不可避免地经历疾病进展或复发,其中双表达(DEL)、双打击(DHL)、伴有不良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或基因突变及高龄的DLBCL患者在治疗上较为棘手,也是当前研究的焦点所在,同时此类DLBCL患者的临床治疗需求并未被满足。
02
肿瘤瞭望:谈一谈不适合标准化疗的高龄DLBCL患者的治疗?
许彭鹏教授:对于不适合标准化疗的高龄DLBCL患者,当前的指南推荐应用R-mini-CHOP方案进行治疗,但需要指出的是,R-mini-CHOP方案的疗效并不十分理想,并且也存在一定的毒副反应。从我们瑞金医院自身的经验及结合近年来开展的一些临床研究而言,采用BTK抑制剂联合R2方案(来那度胺+利妥昔单抗)能获得不亚于,甚至优于R-mini-CHOP方案的疗效,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而言,此种无化疗(chemo-free)的联合方案有望在不适合标准化疗的高龄DLBCL患者中取得未来治疗上的突破。
03
肿瘤瞭望:2022年瑞金医院在The Lancet Healthy Longevity期刊上发表了一项无化疗、全靶向药物方案治疗高龄、不耐受标准化疗的初治DLBCL患者,能否详细谈一谈?
许彭鹏教授:这项研究主要探索了无化疗方案在不适合标准化疗的高龄DLBCL患者中的应用,具体方案为BTK抑制剂伊布替尼+免疫调节剂来那度胺+抗CD20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iR2方案),其研究结果发现,该方案的完全缓解率(CR)接近达到60%,并且无进展生存(PFS)和总体生存(OS)要优于经典传统的R-mini-CHOP方案,最终发表于柳叶刀-老年医学(The Lancet Healthy Longevity)期刊,在当期即获得了R-mini-CHOP方案研究的主PI的点评,强调了BTK抑制剂联合R2方案是一项可以媲美R-mini-CHOP的治疗方案,这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信心,我们也相信通过不断的致力研究,未来可发掘出更多优良的chemo-free治疗方案,进而为老年不耐受标准化疗DLBCL患者带来更多治疗选择。
04
肿瘤瞭望:无化疗(chemo-free)方案在DLBCL治疗中的前景如何?
许彭鹏教授:事实上,无化疗方案在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应用于DLBCL治疗中,其中主要包括了BTK抑制剂、来那度胺等免疫调节剂、PD-1单抗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以及双特异性抗体等,目前研究已经发现,诸如此类的chemo-free方案已然取得了疗效上的明显突破,尤其是相较于既往经典的挽救治疗方案而言,它能达到更高的完全缓解率(CR),缓解持续时间(DOR)也更长,甚至于在总生存率方面也显示出一定的获益。因此,基于该角度而言,我们认为chemo-free方案在未来完全有可能进一步由后线治疗推向前线,由高龄且不适合标准化疗的DLBCL群体推向更年轻的DLBCL群体当中,在疗效可媲美R-mini-CHOP方案的同时,这些chemo-free方案能提供高效低毒的治疗,从而获得不俗的长期生存。
许彭鹏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淋巴细胞疾病学组秘书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抗白血病及抗淋巴瘤联盟青年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委
上海市医学会血液学分会青年委员
上海市血液内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秘书兼评审专家
上海市第八批援藏干部人才,曾任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中心实验室副主任
第一或通讯作者在《Lancet Haematology》《Cancer Cell》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